近日,閩北日報報道了建陽區兩處生活垃圾投放點連續數日無人清理垃圾的情況。市創城辦督查組旋即跟進,督促整改、狠抓長效,著力推動創城常態化、制度化,嚴防個別單位在創城工作中“緊一陣,松一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樓臺,起于累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民生工程,是近年來南平市委、市政府始終牢牢緊抓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文明城市創建并不是一場簡單的短跑比賽,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長跑,比的是耐力、拼的是韌勁、靠的是實力,既不可一蹴而就亦不可止步歇腳,需要我們久久為功、常抓不懈。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應該打起精神、繃緊弦,把這項工作作為“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的“試金石”、作為落實市委“五增”部署的大考場,既不急功近利、畢其功于一役,也不松弛懈怠、停馬卸鞍,而是在持之以恒、不斷推進中扎扎實實地干好每一天的工作、辦好每一件事,以每時每刻的努力和付出、以點點滴滴的變化和提升,為全市的創城工作夯基壘墻、添磚加瓦。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還需要繼續在“創”上下足功夫。找準城市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民生需求,保持耐心和毅力,以“釘釘子精神”,去一項一項抓整改、促落實。特別是要借鑒成功案例的經驗,從城市管理、環境治理、交通出行、公共服務等方方面面綜合發力,全面提高城市的品質和形象。同時要結合我們的文化、生態等優勢,努力做到揚優勢、創特色,積極培育城市的文化品質、市民的創新意識、群眾的文明理念,推動城市建設加速度、民生改善有實效。 小善顯大愛,我愛我的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群眾既是成果的共享者,也是過程的參與者。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善于走入群眾,用群眾聽得懂得話、看得懂得方式、更能接受的辦法,發動群眾一起做實干派而不做旁觀者,從而主動強化主人翁意識,爭說文明話、爭辦文明事、爭做文明人,實實在在地做好分內之事、盡好應盡之責,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在這座城市蔚然成風。只有這樣,我們的城市才能更加有序、我們的家園才能更加美好、我們的群眾才能切實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生活。(閩北日報、南平市委文明辦 鄭金富) |